欢迎来到华夏论文期刊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期刊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!!

网站地图 | 联系华夏论文期刊网

华夏论文期刊网

您身边的期刊订阅专家
论文发表
当前位置:华夏论文期刊网 > 怎么发表论文 >

11篇核心期刊论文,一天能看两本书!这位人大科

11篇核心期刊论文,一天能看两本书!这位人大科研学霸有啥学习秘诀?
 
 
发表11篇核心期刊论文
综合测评班级排名第一
连续两年获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2017年度校级三好学生
 
国家级期刊投稿
 
博士期间,他先后在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》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《教学与研究》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》以及《学术研究》等刊物共发表14篇文章。其中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11篇是核心期刊文章,1篇A类核心论文,4篇B类核心论文,6篇C类核心文章。
 
以第一作者发表于《教学与研究》2017年第10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期的论文,即《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》,被《新华文摘》数字版2018年第6期转载。
 
 
 
这位论文高产,将全身心的精力注入科研的学霸是2018年度吴玉章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奖学金获得者、经济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田超伟。在日复一日对文献与学术的钻研中,田超伟用勤奋和专注浇灌着自己的学术理想。
 
 
一年休息半个月,平均一天能看两本书
 
 
 
夜已深了,明德主楼10层仍有一扇窗透出灯光,田超伟还在伏案研读《资本论》,这本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原典书籍,田超伟也不记得自己看过多少遍了,各种颜色、各种笔迹的标记、注释、心得写得满满当当。
 
直到12点的钟声响起,他整理好今天读过的文献和笔记,关灯离开。明天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早上8点半,他又会准时来到这里,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。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在科研上,周末亦是如此。
 
只有春节等重大节日,田超伟才会暂停学习,回家陪伴亲人。过去的一年里,他只休息了半个多月。
 
这样规律、高效的学习习惯,田超伟在本科就读财政学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。2012年,田超伟进入大三下学期,一心一意想要做学术的他,开始复习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。“如果没能成功,那就再来一年。”田超伟笑道。
 
功夫不负有心人,田超伟顺利通过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,来到了中关村大街59号院,2016年硕士毕业后,继续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。
 
 
 
田超伟待人随性温和,对待学术却始终严谨认真、一丝不苟,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着非常明确的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规划。他在本科阶段学习财政学时,主动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差异进行比较。相对于偏向实务与就业的财政学,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追溯理论渊源,讨论财政思想及经济思想的来龙去脉,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在政治经济学道路上走下去。
 
这一钻研就是6年。6年来,从湖南到北京,从财政学到政治经济学,他不断探索着马克思、恩格斯深邃的思想,关注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。
 
高强度的学习下,田超伟也能保持高效率。“整理文献时,一天能看两本书。”他习惯去图书馆看书学习,“对于经典原著,同样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的章节、段落、句子,不同阶段、不同时间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,温故知新吧。”
 
对于阅读,田超伟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。“有选择的阅读”和“有痕迹的阅读”,是他保持高效看书的秘诀。到了博士高年级,研究钻研的内容更加精深,拿到书时,先看一下大纲目录,主要阅读自己目前研究课题的部分章节,同时把有用的内容摘录下来,有条理地按照类别保存在不同文档,记录阅读时的所思所想。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够锻炼逻辑框架的搭建能力,又方便日后回顾。
 
来到北京第五年,田超伟依然没有去过香山等著名景点游玩。目标始终如一,书山重于香山。一旦心里选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定了某个目标,就会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,他喜欢一以贯之地做事情,也从来不去想放弃,努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 
比起他们,我还远远不够勤奋
 
 
 
在人大的学习生活,让田超伟觉得平静而充实。“我是一个很宅的人,安安心心读书更适合我,做研究让我感觉很踏实。”田超伟坦言,“如果一段时间不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,我会觉得心里很空虚。”人大的峥嵘校史、深厚人文底蕴、实事求是精神都给了田超伟投入研究的动力。
 
除了宿舍和明德楼,田超伟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宜园,他的博士生导师——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的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住所。卫老今年已经93岁高龄,白发苍苍的他依旧笔耕不辍,坚守在治学育人的第一线,他的住所也成为师生讨论问题的重要“根据地”。
 
 
田超伟第一次见到这位理论经济学界的泰斗,是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。当时,导师孙咏梅问及田超伟对未来的规划,他毫不犹豫地表示,想要继续攻读博士,扎根科研。孙咏梅便将这位得意门生引荐给自己当年的导师。初见卫老时,田超伟内心有些忐忑,但卫兴华的亲切务实,很快让他们的交流和相处变得随性、默契。
 
无论清晨还是深夜,面谈还是线上,田超伟和卫老保持着高频率的交流,不仅讨论学术前沿,卫老也时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常讲述校史故事,关心学生们的生活起居。卫老腰疼卧床期间,仍坚持手写论文,字斟句酌,反复修改。手稿完成后,田超伟将论文输入电脑,每一篇都要再经探讨,力求精确。对于他们来说,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。
 
 
 
田超伟清楚记得,卫老自我要求,也要求学生们,做学问要“不唯上、不唯书、不唯风、不唯众”,要解放思想、独立思考,实事求是、追求真理。2015年,卫老获得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,他将1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出来,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、人才培养及优秀成果奖励。
 
在卫老的言传身教下,田超伟把“勤读、勤思、勤写”的研究态度谨记在心,做学问时更是追根究底,每一个字段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都必有其根源和出处。同时他也鞭策自己要更加勤勉刻苦,老一辈革命家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研究,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,非常令人崇敬。
 
在学习的间隙,田超伟也不怎么刷手机,而是选择阅读一些非专业书籍或做俯卧撑来放松。除了阅读英文原著小说,田超伟最喜欢的书是《马克思传》,这位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人生故事,让田超伟备受感染。马克思用四十年时间著成《资本论》,这种执着与坚韧让人高山仰止。
 
田超伟有些惭愧:“比起他们,我还远远不够勤奋。”
 
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
 
 
 
田超伟是马克思的90后粉丝,今年8月,他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了“真理的力量——纪念马克思诞辰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200周年主题展览”,并在多处马克思的照片前与“爱豆”合照。
 
政治经济学研究离不开对现实的思考,田超伟会实时关注当下发生的国家大事、时政热点。对于重大会议、重大讲话,他会主动搜集相关材料,在卫老的带领指导下,与其他同学一起研读、分析。为了能更深入地研究生产所有制改革,结合理论与实际,研究生快毕业时,田超伟前往国网能源研究院参与“国有企业创新发展”的研究课题。
 
十九大召开当天,田超伟和卫老一边收看会议直播,一边撰写有关十九大报告的理论文章。十二点半,会议结束,下午两点半稿件就已经完成。他还在导师的鼓励下尝试自己独立投稿,他的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亮点》一文刊登在《红旗文稿》。
 
在他的同学眼中,田超伟是一个“烟火气”特别少的人。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独自翻阅文献、撰写论文度过的,思如泉涌时,熬到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凌晨两三点也睡意全无。
 
 
(田超伟发表论文的期刊、杂志)
 
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14篇文章,其中1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。在政治经济学论文撰写方面,田超伟建议同学们多翻阅名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家著作,通过对比某一领域内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,边阅读边思考,从而挖掘新的理论视角,梳理逻辑框架。有时灵光一现,要赶快将想法和思路记录下来,有空的时候再加以完善和调整。通常完成一篇文章,田超伟需要花上一个月。
 
这学期,田超伟担任“《资本论》选读”这门专业课的助教,开学时,给硕士生们上过一节课。他发现,站在讲台上向大家讲述知识和一个人看文献的感觉完全不同。给同学们讲解《资本论》,与他们一起交流和讨论的氛围让他感到兴奋不已。他很喜欢这种思想碰撞、知识传递的感觉,并期待以后能够留在高校,潜心科研、治学育人。
 
“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http://www.xudingchang.com上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”田超伟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 
 
 
本平台所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知识供交流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 
 

相关文章

21-09-07评职称论文的要求和注意 19-12-07张翼英博士写作心得分享 20-04-16职称有多重要? 21-08-11高等教育职称论文发表(期 21-07-16数学老师评职称可发的省 21-08-11SCI论文可以评副高级职称